颜鹏:把三人篮球打成自己的“甜点位”

新华网2222025-10-23

原标题:颜鹏:把三人篮球打成自己的“甜点位”

2025赛季中国三人篮球超级联赛(超三联赛)总决赛日前在北京落幕,上海久事以21:15力克广东宝安生涯,再度捧得冠军奖杯。

比赛中,久事队球员颜鹏的一记两分空心入网,仿佛打通了球队的“任督二脉”——队友们相继命中,进攻全面开花。此役,颜鹏全场命中3记外线两分与1次内线进球,贡献7分,成为球队夺冠的关键。

当那记关键球入网后,外表内敛稳重的颜鹏张开双臂,发出一声压抑已久的怒吼。

尽管三人篮球人数少、场地小,但是其对抗更直接、攻防转换更快,近乎是无氧运动。在中国,这项运动起步较晚,关注度也不及五人篮球。可颜鹏却在这片刚刚兴起、充满挑战的赛场上,一步步把三人篮球打成了属于自己的“甜点位”。

流浪地球,只为场上“十分钟”

篮球运动里,“甜点位”特指球员最擅长的得分区域,而对于颜鹏来说,寻找“甜点位”,先过“苦日子”。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从五人篮球转向三人篮球的职业球员,颜鹏曾经历多年的“双线作战”:夏天身披国家队战袍出战三人篮球,冬天则回到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打五人制比赛。同样都是篮球,颜鹏却说:“像是在打两个完全不同的项目。”

“从三人回五人,我要一直转换角色,一个全场一个半场,节奏完全不一样”,他解释道,“五个人打球不用这么着急的”,而三人篮球只有十分钟比赛,“哪怕你赢了很多分,或者落后很多分”,最后的结果都可能在一两个回合间被改写。

最终,兼项多年的他做出决定,全心投入三人篮球——既是响应久事组建俱乐部对核心球员的需要,也是看中了这一项目为他带来的更为广阔的可能性。

2022年前后,为争取奥运积分,颜鹏与国家队队友一同开启了被称为“流浪地球”计划的全球征战。“当时只要有比赛,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再远也得去。”

面对长途飞行、时差颠倒,颜鹏回忆道:“我们基本一上飞机就睡,睡在机场也是家常便饭,包当枕头,衣服一盖就能过一夜。”为防止错过转机或误了行程,几名队友需要轮流“放哨”,而有时刚落地新时区,第二天就要比赛,他们只能靠夜聊硬熬过整晚,天一亮直接上场。

回想起那段经历,颜鹏至今仍记得奥地利驻训时的情景:他们住在一家汽车旅馆里,室外高温逼近40摄氏度,室内没有空调,走廊“大概只有这么宽”——他用手比划了一个比肩膀略窄的距离。“那些年确实非常艰难。现在回头看,要是再来一遍,我都不一定扛得住。”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那是什么支撑你坚持下来的呢?”

颜鹏轻轻指了指自己的左胸——心脏所在的位置。“因为这个。”

对抗与态度 信任与联结

身高1米99的颜鹏穿着一件黑色卫衣接受采访,看上去像是一位温和的邻家大男孩。可他笑着说:“其实三人是最强调身体对抗性的。”有些球员虽然看起来瘦小,但“特别干巴有劲儿,碰你一下,就像被刀子划了一下似的。”

在他看来,真正的力量藏在实战经验与长期积累中。他提到队里的“大哥”罗旭东——37岁的他拥有“像健美教练一样”的肌肉,在赛场上状态甚至盖过不少年轻人。“三人篮球靠的不只是体能,还有经验、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真。”颜鹏竖起了大拇指:“我大哥在身体对抗上也是最棒的。”

在三人篮球的世界里,除了身体对抗,团队默契也尤为重要。颜鹏说,三人篮球与五人制的“化学反应”大不相同——后者依赖明确的位置分工与体系战术,而三人赛场,则更在乎那瞬息之间的信任与联结。

“我们仨已经一起打了三年。”提到两位老搭档,罗旭东和温亚德,颜鹏脸上浮现出笑意。那如何培养出默契呢?他的回答言简意赅:“我们吃住都在一起,天天见面。”日复一日的共同生活,让几个原本性格内向的“i(内向的)人”逐渐熟悉彼此,从队友变成兄弟,也让他们在场上形成了近乎本能的信任。

“我还年轻,再打10年再说”

目前,中国三人篮球正处在转型期——从最初由CBA球员临时组队出征,到如今更多以俱乐部为班底代表国家队参赛。颜鹏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尝试”。

“国外很多强队都是这种组队方式。”他说,“临时抽调的国家队可能很难做到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要干什么,这需要长期的比赛经验去磨合。”

在他看来,时间和磨合是这项运动最宝贵的资源。而随着联赛发展日益成熟,越来越多年轻球员涌现出来,面对后辈,颜鹏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前几年肯定要交学费,不可能一上来就适应三人篮球的强度。我们都是一场场比赛堆出来的——一年365天,我能打三四百场。”

随着超三联赛队伍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强弱差距越来越小。在颜鹏看来,三人篮球的魅力恰恰来自于结果的不可预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拼到最后一刻。除了‘爆分’和时间到了,你不能松懈。”

从东京到巴黎,三人篮球已连续两届进入奥运会,让越来越多球迷“看见”了这项运动,29岁的颜鹏也希望被更多人看见。

“我先再打个十年再说。”他顿了顿,又笑着补充道:“我还年轻,我还能打。”(张豫兮、李佳玮)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

新石器創始人兼CEO余恩源:香港可打造成為國產無人車走向海外的絕佳「樣板間」

2025-10-23

李家超:熱烈祝賀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勝利閉幕

2025-10-23

立法會選舉|陳茂波:行政立法積極互動 可孕育更多創新意念和政策措施

2025-10-23

羅淑佩:期待和新一屆立法會衷誠合作 致力改善民生建設香港

2025-10-23

運輸及物流局:行政立法關係良性互動是同為香港開新篇重要基礎

2025-10-23

立法會選舉│孫玉菡籲勞工界社福界有能力有經驗者積極參選

2025-10-23

麥美娟:會帶領團隊以身作則全面積極投入參與選舉並踴躍投票

2025-10-23

立法會選舉│孫東:香港正處由治及興關鍵節點 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2025-10-23

外媒聚焦中国“十四五”非凡成就 期待“十五五”再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10-23

印度卖不出,美国吃不上

2025-10-23

国际视角看四中全会:开放创新赋能世界发展 未来五年备受期待

2025-10-23

大国五年丨“十四五”,改变你我生活

2025-10-23

速冻天气带火“暖经济”:保暖用品市场“热气腾腾” 御寒消费显著升温

2025-10-23

财政部拟第一次续发行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八期)国债

2025-10-23

天冷心暖!多家驿站启动“温暖模式” 为奔波劳作者筑起暖心港湾

2025-10-23

民航局征求《通用航空经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

2025-10-23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1—9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2025-10-23

民生一件事丨缓解“一座难求”,各地图书馆使出“暖心招”!服务升级提升读者体验

2025-10-23

勘查成果丰硕 今年我国新发现矿产地超80处

2025-10-23

老厂房变身千亿金融高地 “产业导入+功能提升”激发产业新活力

2025-10-23

透过“洋女婿”“中国通”视角看外国人“方便来、留得住、融得好”

2025-10-23

工业经济向“新”而行 多视角感知未来产业“练兵场”澎湃活力

2025-10-23

前三季度多领域数据出炉 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新”动能

2025-10-23

向新、向智、向绿!“必到之展”引领行业风向 广交会凸显中国制造全球吸引力

2025-10-23

首都机场从10月26日起正式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

2025-10-23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扎实做好秋粮收购和产销衔接各项工作

2025-10-23

2025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2025-10-23

外交部: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坚持走和平道路

2025-10-23

受权发布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5-10-23

中共中央将于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0-23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

2025-10-23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征求意见66000多条

2025-10-23

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7.2%!强劲增速折射中国消费市场蓬勃脉动

2025-10-23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台各界人士吁导正历史、放眼未来

2025-10-23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丨绘时代青绿

2025-10-23

国家统计局郑重声明:从未组织过“圆梦统计平台”相关活动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