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银行转债退场 银行资本补充提速

中国证券报2025-10-23

根据浦发银行近日发布的公告,10月22日为浦发转债最后一个交易日。10月23日起,浦发转债将停止交易。10月28日,浦发转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今年以来,多只银行转债已退场。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后,银行转债数量将缩减至6只,存续银行转债规模将降至千亿元以下。业内人士表示,可转债因兼具股债特性,已成为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一大外源性工具。通过推动可转债转换为股票,能够有效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增强银行资本实力。

浦发转债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

根据浦发银行发布的公告,浦发转债从10月23日起停止交易,10月22日为浦发转债最后交易日,10月27日为浦发转债最后转股日。在停止交易后、转股期结束前(即自10月23日至10月27日),浦发转债持有人仍可以依据约定的条件将浦发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10月28日,浦发转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根据募集说明书,在浦发转债期满后五个交易日内,公司将以浦发转债面值的110%(含最后一期年度利息)的价格向投资者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浦发银行表示,浦发转债到期兑付本息金额为110元/张,兑付资金发放日为10月28日。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10月28日,浦发转债正式发行,期限6年,到今年10月28日为自然到期兑付。浦发转债发行总额为500亿元,创下当时可转债最大发行规模。Wind数据显示,10月22日,浦发转债收盘价为110.80元。截至10月22日收盘,浦发转债未转股比例为4.03%,未转股金额为20.13亿元。

今年以来,多只银行转债陆续退出市场。其中,齐鲁转债、南银转债、杭银转债、苏行转债、成银转债等银行转债因正股股价走强触发强赎条款而摘牌。中信转债、浦发转债这两只银行转债则是因到期而退出。

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

银行转债具有发行相对容易、资金用途限制较少等优势,银行转债转股后可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是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工具。过往由于银行正股股价表现平淡、转股溢价率较高等因素,银行转债转股率较低。近年来,在补充资本等需求下,银行推动可转债转股的意愿强烈。

以浦发转债为例,随着浦发转债即将到期兑付,两家AMC和该行第二大股东中国移动相继出手,推动浦发转债转股进程。10月17日晚间,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10月17日,中国移动将其持有的1874.07万张可转债转为该行普通股1.50亿股。转股后,中国移动持股比例由17.80%增加至18.15%。

在此之前,中国信达、东方资产也相继出手。9月30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东方资产及其控制的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普通股及可转债转股的形式增持该行股份。今年6月,中国信达旗下信达投资将其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该行普通股。

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表示,AMC等入局推动银行转债加速转股,有望帮助银行夯实资本实力。截至2025年6月末,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91%,假设转债全部转股,静态测算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提升0.51个百分点,至9.42%。

此外,今年3月,中信转债因到期摘牌。在中信转债临近到期兑付时,中信银行股东中信金控将其持有的中信转债全部转股,减轻了中信转债的到期兑付压力。

存量银行转债稀缺性凸显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转债的陆续退出使得存量银行转债的稀缺性凸显,作为固收类基金的底仓配置品种,银行转债规模的缩减或对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产生影响。

随着银行转债陆续退市,银行转债规模大幅下降。在浦发转债到期摘牌后,全市场的银行转债将仅剩6只,银行转债整体规模也将降至千亿元以下。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表示,新发银行转债难度较大,存量银行转债稀缺性凸显。作为市场最青睐的底仓标的,银行转债陆续退市或引发可转债市场重构。

国海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靳毅认为,银行转债供给持续减少正深刻改变市场结构并触发配置替代需求。各类基金对银行转债的配置意愿下降,与其存量规模缩减形成共振,未来可能转向红利资产等替代性标的以填补配置缺口。

新石器創始人兼CEO余恩源:香港可打造成為國產無人車走向海外的絕佳「樣板間」

2025-10-23

李家超:熱烈祝賀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勝利閉幕

2025-10-23

立法會選舉|陳茂波:行政立法積極互動 可孕育更多創新意念和政策措施

2025-10-23

羅淑佩:期待和新一屆立法會衷誠合作 致力改善民生建設香港

2025-10-23

運輸及物流局:行政立法關係良性互動是同為香港開新篇重要基礎

2025-10-23

立法會選舉│孫玉菡籲勞工界社福界有能力有經驗者積極參選

2025-10-23

麥美娟:會帶領團隊以身作則全面積極投入參與選舉並踴躍投票

2025-10-23

立法會選舉│孫東:香港正處由治及興關鍵節點 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2025-10-23

外媒聚焦中国“十四五”非凡成就 期待“十五五”再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10-23

印度卖不出,美国吃不上

2025-10-23

国际视角看四中全会:开放创新赋能世界发展 未来五年备受期待

2025-10-23

大国五年丨“十四五”,改变你我生活

2025-10-23

速冻天气带火“暖经济”:保暖用品市场“热气腾腾” 御寒消费显著升温

2025-10-23

财政部拟第一次续发行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八期)国债

2025-10-23

天冷心暖!多家驿站启动“温暖模式” 为奔波劳作者筑起暖心港湾

2025-10-23

民航局征求《通用航空经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

2025-10-23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1—9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2025-10-23

民生一件事丨缓解“一座难求”,各地图书馆使出“暖心招”!服务升级提升读者体验

2025-10-23

勘查成果丰硕 今年我国新发现矿产地超80处

2025-10-23

老厂房变身千亿金融高地 “产业导入+功能提升”激发产业新活力

2025-10-23

透过“洋女婿”“中国通”视角看外国人“方便来、留得住、融得好”

2025-10-23

工业经济向“新”而行 多视角感知未来产业“练兵场”澎湃活力

2025-10-23

前三季度多领域数据出炉 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新”动能

2025-10-23

向新、向智、向绿!“必到之展”引领行业风向 广交会凸显中国制造全球吸引力

2025-10-23

首都机场从10月26日起正式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

2025-10-23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扎实做好秋粮收购和产销衔接各项工作

2025-10-23

2025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2025-10-23

外交部: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坚持走和平道路

2025-10-23

受权发布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5-10-23

中共中央将于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0-23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

2025-10-23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征求意见66000多条

2025-10-23

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7.2%!强劲增速折射中国消费市场蓬勃脉动

2025-10-23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台各界人士吁导正历史、放眼未来

2025-10-23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丨绘时代青绿

2025-10-23

国家统计局郑重声明:从未组织过“圆梦统计平台”相关活动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