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要素向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集聚 A股公司借力重组转型升级

经济日报2025-10-23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谋求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的趋势明显。并购重组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机制,加速推动要素向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集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

并购市场活跃度提升

今年以来,A股并购重组市场活跃。万得资讯(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并购交易3470件,同比增长7.93%;重大资产重组事件134件,同比增长83.56%。其中,多家上市公司以彻底转型为核心目标,或通过并购来寻找新增长点。特别是沪市,“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新增的重大并购方案中,有近三成是转型升级案例。

从转型领域来看,上市公司重组转型主要朝向国家政策鼓励、具有成长性的领域。一些公司通过并购强化产业链协同,提升对核心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例如,赛力斯收购龙盛新能源,加强了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环节的把控。

从转型主体来看,来自地产、纺织、化工等传统行业的企业转型需求迫切。这些传统行业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切入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出清落后产能,培育新的增长点。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技术突破,有利于企业向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加速布局新兴领域,培育新增长点。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意愿将不断提升,预计未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望保持活跃。

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在存量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已成为A股企业突破增长的核心诉求,而并购重组正成为开辟新增长路径的关键引擎之一。

政策端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为企业并购整合提供了制度支持。去年9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明确支持运作规范的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等需求开展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今年2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开展并购重组;5月份,证监会修订并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引入简易审核程序,显著提升审核效率。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激发了企业的并购热情与市场活力。

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公布借助并购重组积极培育“第二增长曲线”的意愿和措施。有的公司计划横向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实现资源深度整合与优化配置;有的公司通过跨界进入高潜力新兴领域,利用新业务的增长潜力,构建“主业+新业务”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作为近期并购重组转型的主力军,传统行业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快速进入新兴领域。“传统行业积极培育‘第二增长曲线’,说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传统行业企业对发展模式转变的紧迫性认知更深入了。”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说。地产、纺织、化工等传统行业在经历多年高速发展后,普遍面临产能过剩、盈利空间收窄、环保要求提高等问题,通过并购重组能切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增长点。这一趋势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了充足的资本动能和政策保障,有助于加速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把握机遇精耕细作

当前政策环境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打开了战略机遇期。业内专家提示,并购重组市场活跃之时,更需要警惕风险。并购重组绝非资本的简单叠加,其生命力根植于深厚的产业土壤。要真正实现“1+1>2”的协同飞跃,需要坚守产业逻辑、前置把控风险、精耕细作整合。

“在政策宽松期,理性与审慎尤显关键。并购重组的价值不在于交易数量的堆积,而在于能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价值的持续创造。”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并购重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首要风险来自估值与财务层面。在市场情绪高涨时,信息不对称容易推高目标资产价格,导致估值偏差,而激进融资安排则可能埋下流动性紧张与财务杠杆过度的隐患。其次,法律与合规风险往往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标的企业股权权属不清、历史沿革存在瑕疵,或对赌协议难以兑现,都可能触发监管问责乃至司法纠纷,直接侵蚀交易成果。

为应对挑战,上市公司需建立全流程的并购重组风控体系。章俊表示,上市公司事前应强化尽调深度与专业性,综合财务、法律、行业多维度审查,确保风险识别穿透到业务实质。交易过程中则应在结构设计上保持弹性,引入分期支付、混合工具等方式,以平衡资金压力与股东利益;同时严格执行信息披露与合规要求,防范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事后整合更应突出治理和文化双轨推进,通过治理结构统一、财务制度嵌入以及文化融合机制,真正释放协同潜能。

展望未来,并购重组将在多方面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田轩表示,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方面,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核心要素向优势企业和新兴产业集中;在改善上市公司质量方面,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注入优质资产、剥离低效业务,将显著增强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优化资本市场估值体系方面,并购重组持续推进将引导市场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产业整合能力、长期发展潜力和核心技术壁垒,促进资本市场估值体系向长期价值导向转变。

新石器創始人兼CEO余恩源:香港可打造成為國產無人車走向海外的絕佳「樣板間」

2025-10-23

李家超:熱烈祝賀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勝利閉幕

2025-10-23

立法會選舉|陳茂波:行政立法積極互動 可孕育更多創新意念和政策措施

2025-10-23

羅淑佩:期待和新一屆立法會衷誠合作 致力改善民生建設香港

2025-10-23

運輸及物流局:行政立法關係良性互動是同為香港開新篇重要基礎

2025-10-23

立法會選舉│孫玉菡籲勞工界社福界有能力有經驗者積極參選

2025-10-23

麥美娟:會帶領團隊以身作則全面積極投入參與選舉並踴躍投票

2025-10-23

立法會選舉│孫東:香港正處由治及興關鍵節點 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2025-10-23

外媒聚焦中国“十四五”非凡成就 期待“十五五”再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10-23

印度卖不出,美国吃不上

2025-10-23

国际视角看四中全会:开放创新赋能世界发展 未来五年备受期待

2025-10-23

大国五年丨“十四五”,改变你我生活

2025-10-23

速冻天气带火“暖经济”:保暖用品市场“热气腾腾” 御寒消费显著升温

2025-10-23

财政部拟第一次续发行2025年记账式附息(十八期)国债

2025-10-23

天冷心暖!多家驿站启动“温暖模式” 为奔波劳作者筑起暖心港湾

2025-10-23

民航局征求《通用航空经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

2025-10-23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1—9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2025-10-23

民生一件事丨缓解“一座难求”,各地图书馆使出“暖心招”!服务升级提升读者体验

2025-10-23

勘查成果丰硕 今年我国新发现矿产地超80处

2025-10-23

老厂房变身千亿金融高地 “产业导入+功能提升”激发产业新活力

2025-10-23

透过“洋女婿”“中国通”视角看外国人“方便来、留得住、融得好”

2025-10-23

工业经济向“新”而行 多视角感知未来产业“练兵场”澎湃活力

2025-10-23

前三季度多领域数据出炉 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新”动能

2025-10-23

向新、向智、向绿!“必到之展”引领行业风向 广交会凸显中国制造全球吸引力

2025-10-23

首都机场从10月26日起正式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

2025-10-23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扎实做好秋粮收购和产销衔接各项工作

2025-10-23

2025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2025-10-23

外交部: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坚持走和平道路

2025-10-23

受权发布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5-10-23

中共中央将于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0-23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

2025-10-23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征求意见66000多条

2025-10-23

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7.2%!强劲增速折射中国消费市场蓬勃脉动

2025-10-23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台各界人士吁导正历史、放眼未来

2025-10-23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丨绘时代青绿

2025-10-23

国家统计局郑重声明:从未组织过“圆梦统计平台”相关活动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