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近日,记者从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专场获悉,云南省脱贫县农民收入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国、全省农民收入增速。
今年3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云南脱贫人口规模大,是任务最重的,这些年云南取得的成效很明显,一定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云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按照“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政策、帮扶、监管)要求,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责任体系,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压倒性位置、作为头等大事,持续抓紧抓好,取得显著成效。
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实行动态监测、动态帮扶、动态消除,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健全完善帮扶政策“工具箱”,因病、因灾、因产业失败、因就业不稳等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化解,累计消除了纳入监测帮扶的89万名群众的返贫致贫风险,其他的也都落实了相应的帮扶措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
有效增强了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始终把稳岗拓岗促进脱贫人口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任务,大力实施“提升组织化程度、加强技能培训、稳住外出就业规模、提升就近就业质量、打造劳务品牌、增加有效就业时长”6项措施,千方百计稳定就业规模,增加群众务工收入,全省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实现5年连增,持续稳定在320万人以上。聚焦“1+10+3”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保持60%以上的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指导每个脱贫县均培育形成了2—3个优势特色突出、带动能力较强的主导产业。推广运用孟连县牛油果“334”、蒙自蓝莓“622”等利益联结模式,落实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和光伏帮扶等专项政策,培育乡村工匠、农村致富带头人3.5万人,2.9万个经营主体与157万脱贫户(监测对象)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脱贫群众深度嵌入到产业发展链条中,让脱贫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增值收益,脱贫县农民收入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国、全省农民收入增速。
有力促进了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云南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搬迁安置区、边境地区等重点区域,加大政策、资金、帮扶力量倾斜支持力度。支持5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夯实基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盯紧283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帮助有劳动力的搬迁脱贫家庭户均实现2人以上就业,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建成了374个边境幸福村。脱贫地区的交通、水利、电讯、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5年来,云南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和帮扶力度,脱贫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脱贫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过渡期后,云南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统筹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推进各项帮扶政策优化完善,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