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寧寧)秋季來臨又是食大閘蟹的時候,據行內人士永豐大閘蟹的老闆林一亭(Darren)及品牌發展總監冼嘉頌表示,今年因天氣熱和閏月,大閘蟹的成熟期遲了兩周,所以原本9月食蟹乸最合適都延至10月上旬可以揀食蟹乸,到10月下旬蟹公都成熟,公乸都好吃,至11月食蟹公更正。而且今年的大閘蟹特的肥美,5至8兩的供應量很充足。而且相隔9年才有內地大閘蟹直接運來港,蟹的新鮮度大大提升。
賣蟹已逾10年的聯豐食品第三代傳承人Darren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雖然近年本地經濟麻麻,但他們公司旗下品牌「永豐大閘蟹」賣蟹業務仍穩步成長,從首年1,000隻增至如今4萬至5萬隻。香港人愛食蟹,尤其是女士。預料今年應該更好。因為大閘蟹的質量好,售價與去年差不多。主要是大閘蟹直接運來港成本減低小小,可惜因為本地送貨成本升高,對沖了,他們不加價也無減價空間。「雖然有港人會回內地買大閘蟹,我們做精品不太擔心受影響,一些對生活有要求,追求品嘗新鮮,有蟹味的客戶。」
聯豐食品在香港的凍肉批發市場中已屹立近半世紀。這家1976年創立的家族企業從一間小小的凍肉舖起步,再做凍肉批發,經歷了三代人的努力,有自己的凍肉的工場,香港大小酒樓90%都會識得聯豐食品兼經常向他們攞貨。作為「太子爺」的Darren中三開始就在佐敦的地舖幫忙推車送貨到旺角,「因為父親軟硬兼施要他參與公司的事。每次邊推車聽着MP3送貨送貨,1.5小時工作換來一、二百元,每周賺取的零用錢就夠買遊戲機及出街玩了。中學會考之後,Darren修讀管理及市場學課程,他坦言自己的學業成績一般,至第二年就因英文追不上而放棄,轉入職場,先在電腦公司做銷售和培訓,積累經驗後再回歸家族生意﹐「自己教IT,但家族公司卻還在用手寫單,效率很低,我回來後將系統全面電腦化,開單速度快一倍,減少出錯機會,令流程更順暢。」亦正式回到公司接手生意成為第三代傳人。
發現經經營家族傳下來的凍肉批發生意外,想創立一個自己擁有嘅品牌,找到品牌發展總監冼嘉頌做拍檔為公司開拓高端食材市場,結果2014年創立永豐品牌,賣精品大閘蟹。進軍大閘蟹零售市場目標成為本地蟹迷的信賴之選。
原來Darren2014年在一次偶然機會下涉足大閘蟹市場。「一位內地大閘蟹批發有批蟹到香港,一位老前輩因為餐廳倒閉出不到貨,倉庫積壓2,000多隻蟹,叫我幫忙散貨,平貨平賣,我們三天內就將大閘蟹賣光。」由這次經驗,Darren發現出售凍肉和大閘蟹很相似,例如都需要冷藏、車隊和包裝等,例如儲存溫度為攝氏7至8度,讓大閘蟹休眠,減低其活躍度,不會斷手斷腳;此外還要將濕度保持在90%以上,避免乾燥加速其死亡。於是就向前輩行家虛心請教,學習當中的技巧。去到內地同蟹農打交道,最難忘是疫情期間,內地欠缺人手,蟹未綁就運抵香港,我要和行家通宵綁蟹6、7個小時,至凌晨3、4點才紮完,夠賣一日,第二天又要再紮過。為了揀選高質靚蟹,Darren堅持每年都會親赴蘇州市太湖和陽澄湖蟹場揀蟹。去年開始他特別花高薪請「挑蟹師」,專人幫忙在太湖和陽澄湖蟹場揀蟹確保質量,他們現在只做網上批發及零售訂購 :5533 7040 / 9345 0030,不少高級食肆包括有米芝蓮餐廳都向他們攞貨,除大閘蟹之外,亦有批發蟹粉。Darren說爺爺和爸爸教他做生意都認為信譽最重要,公司才能闖過不同年代的難關,從50年前佐敦小檔,到如今於青衣自置萬呎工場。「爺爺教我做凍肉不能呃秤,不能加水,不能溝貨,所以我們賣蟹都一定只會用最少的繩去紮好,不會呃秤和溝貨。」傳承家族企業Darren吸取曾因賺快錢而急進開設多間地舖,低估成本,最終由賺變蝕本百萬的教訓,決心穩中求變,推陳出新,將業務繼續發揚光大。
如何揀靚蟹?
1.不時不食:天氣及閏月等因素會影響大閘蟹的成長期,蟹乸較快成熟,蟹公未成熟會苦。
2.生猛精靈:揀蟹時可以按其眼睛、蟹腳,看其反應,如果出現「慢爪」或反應遲緩即不夠新鮮。
3.蟹身乾淨:蟹殻白淨,蟹毛柔順乾淨,會噴水和縮腳,蟹毛分明,否則代表生長環境不乾淨。
4.散發清香:劣質池塘蟹聞起來帶有泥味、酸餿味甚至尿餲味,優質蟹會帶有清新湖水香不帶難聞的泥味。
5.蟹身夠厚:大閘蟹蟹身如果夠厚,更大機會藏有豐富蟹膏。
6.綁繩要少:很多姦商會在蟹身綁上大量繩索,佔去1至2両呃秤,購買時要注意。
7.完美比例:有人愛吃公蟹,有人愛吃母蟹,Darren個人最喜歡是3成白膏及7成黃油,前者黏口,後者甘香,蟹味濃郁、膏量澎湃、蟹黃鮮甜、是他的「靚蟹」標準。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