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未來科學大獎設立10周年,香港作為本屆大獎周的東道主城市,已是連續第三年承辦這一世界級科學盛會,加上日前舉行的邵逸夫獎頒獎典禮,以及將於約兩星期後舉行的香港桂冠論壇,多項科學盛事接踵而至,充分展現了國際科學界對香港創科生態的認可與信任。創科局副局長張曼莉今早出席2025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禮暨科學峰會,與來自全球的百餘位傑出科學家、學者及各界嘉賓齊聚香港科學館,見證這一兼具權威性與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盛事。
張曼莉在開幕禮致辭中強調,科學是照亮未知的火炬、引領發展的指南針,更是推動人類文明前行的核心引擎。香港致力於深化國際創科合作,而未來科學大獎周正是搭建跨學科、跨文化、跨代際交流的重要科技平台,助力香港更充分發揮創科中「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推動全球科學界攜手共進。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將持續關注並支持此類高水平科學交流活動,同時將繼續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培育優秀科研人才、支持前沿科技研發、及推動產學研融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續完善本地創科生態,為創新想法落地生根、發展壯大營造肥沃土壤,加速推動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發展,以科學精神激勵更多創新力量,為建設更美好的世界貢獻香港智慧與香港力量。
未來科學大獎周為期5天(10月22日至26日),邀請了諾貝爾得獎者及創科界精英發表主題演講及舉辦研討會,深入探討各學科前沿課題,並通過各項科普活動,包括獲獎者與青少年對話、科技論壇及頒獎典禮與音樂會等多項活動,激發年輕人對科學的熱情,培養未來創科生力軍。
責任編輯: 孫嬌嬌